2025年3月27日晚间,徽商银行正式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2.01万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资产规模超2万亿的城商行。存贷余额实现双增,其中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万亿。
徽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交出了一份经营实力显著提升、风险防线持续筑牢、服务地方成效显著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徽商银行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达到159亿元,在中国银行业百强排行榜中居于第24位,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第112位,较上年提升11位。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总资产达2.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9%;存款余额1.14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5%和14.64%。盈利能力方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净利润159.17亿元,同比增长6.18%,从2021年开始连续4年保持净利润正增长。
在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徽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公司业务联动、母子公司协同,健全客户服务体系。2024年,该行在对公业务、零售业务、金融投资业务多个业务上实现稳健均衡发展。
徽商银行不断优化对公综合服务,对公存、贷款市场份额达19.26%、11.95%,无论是余额规模还是新增额均排名安徽省同业前列。与此同时,对公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对公存款有效户增长10.2%,公司贷款有效户增长34.7%,现金管理签约客户数同比增长40.6%。
零售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个人客户数超2600万,个人金融资产突破8200亿元,增长15.9%;储蓄存款超过6300亿元,市场份额为10.92%,较年初提高0.5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徽商银行金融投资净收益达到21.1亿元,同比增长245.7%,票据业务逆势增长,交易量达1.48万亿元。资产托管手续费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5.8%。
徽商银行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恪守合规理念,筑牢稳健经营的坚实堤坝。
2024年,徽商银行交出一份稳健答卷,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连续4年实现“双降”。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0.99%,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降至1%以内;不良贷款余额98.7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46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86.47%,较上年末增加14.5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同业领先。
徽商银行表示将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监测与预警,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建立以“模型化、数量化、线上化”为基础的大风控管理体系,增强前瞻性、预防性和可控性,提升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在业务拓展中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平衡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筑牢可持续发展安全屏障。
徽商银行稳健增长的背后,是该行立足金融科技“价值创造”的定位,用金融科技重塑核心竞争力。
2024年徽商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全年投产金融科技战略规划项目54个,实施89个软件开发项目,关键系统自主可控比例显著提升。
徽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深入对公、零售、风险管理、党建等多个层面,例如该行在去年建设投产徽银司库、手机银行7.0,进一步提升对公客户服务能力,完善个人客户服务体系。同时,推进远程银行、信用风险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打造了线上化客户服务生态,提高数字化风险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徽商银行实现了科技类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全年获得2项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进一步提升了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
数字经济时代下,徽商银行还不断增强数据管理能力,促进数据价值的实现。2024年该行推进零售、对公、风险、管理四大领域的数据集市建设,持续丰富门户数据资源,提升大数据实验室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该行完善模型开发技术体系,投产模型变量计算平台和信贷申请反欺诈平台,实现线上资产业务贷前风控流程的管控,并全行部署了数据保险箱,进一步提升数据安全技防水平。
作为扎根安徽的金融主力军,徽商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深耕区域层面主动作为、精准有力。
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服务于安徽省内县域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630亿元、2776亿元,较年初增长均超过10%,全省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88.87%,较年初提高1.13个百分点。
从贷款投向来看,2024年徽商银行大幅增加了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截至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239.33亿元,同比增长26.62%,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达到12.36%,较年初增长1.16个百分点。
2024年全年,该行发行安徽省首单科创主题金融债券2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14.7亿元,较年初增长36.8%,在年内连续跨越三个“百亿”台阶。
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力度,徽商银行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形成了七大类多元化接力式产品谱系。以资金链为纽带,深度链接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打通“人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路径。通过“四链融合”新模式,全力助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徽商银行秉承“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经营理念,加强推广“技术流”应用,通过“科技e货”、“初创e货”两款线余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了线亿元资金支持。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为1158.8亿元,同比增长40.6%,为安徽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授信1144亿元,为1702户上下游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徽商银行将始终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勇担使命,创先争优,推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三地一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加快建设成为优秀地方主流银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