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类资产的数字化和权益确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非同质化通证(NFT)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迅猛发展,但因其内在的代币属性及相关法律风险,在中国面临着严格监管和合规障碍。为适应本土监管环境,非同质化权益(NonFungible Rights,简称NFR)应运而生。NFR既保留了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点,又通过剥离数字代币属性,实现了资产确权、存储、转移和流通的合规路径,从而为艺术品、版权、实体资产等多领域提供法律保障与交易安全支持。
本文由上海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章虎律师及团队,结合相关经验,从NFR的基本概念、运行流程以及在法律规则下的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探讨其在区块链技术环境下的合规实践及未来发展前景。
非同质化权益(NFR)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解决资产数字化过程中技术、法律、监管等问题而提出的新模式。与NFT侧重于代币化交易不同,NFR更强调权益确权功能,其核心特点包括:
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个资产的唯一数字凭证,确保每项资产在法律上具备独立的权利证明。
通过嵌入智能合约,实现预设条件下的自动交易和权属转移,确保在交易过程中各方权益得到实时、公开、透明的保护。
NFR模式在设计上避免了使用任何数字代币或公链系统,转而采用实名制和国内自主研发的“互链网”等合规技术平台,从而确保交易不违反外汇、金融及相关法律法规。
NFR系统自资产进入数字化流程至最终交易落地,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针对拟数字化的资产(包括艺术品、版权、收藏品、实体资产等),由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评估、检测和认证,确保资产真实性和法律效力。这一步骤为后续数字凭证生成提供基础。
根据评估结果,相关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一个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的数字凭证。该凭证以智能合约形式上链,明确记录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分发权等信息,并采用时间戳和加密签名技术确保其唯一性和安全性。
数字凭证通过分布式账本存储在合规平台上,利用多链技术和数据加密机制实现数据的安全保存和不可篡改,从而形成法律上可追溯的资产确权记录。
资产所有者可以在经监管部门许可的交易平台上将数字凭证进行买卖、转让或授权。所有交易均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确保权益转移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和预设交易规则,整个过程实现全程可追溯、透明公开。
系统在交易各环节均嵌入法律监管机制,配合反洗钱、实名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要求。一旦检测到异常交易行为,系统将自动触发风控措施,保障所有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利用NFR生成的数字凭证为艺术品、文化收藏品等提供权属证明,从而在交易、拍卖、质押过程中确保资产真实、不可复制,有效降低因多次复制或非法交易引起的版权纠纷。
在音乐、文学、影视等数字内容领域,NFR可以为原创作品生成唯一的数字证明,实现版权登记与确权,确保创作者在授权、转让过程中能够保留合理收益,防止盗版和非法复制。
对于房地产、奢侈品、文物等实体资产,通过将实体资产与数字凭证绑定,实现资产流转和权属转移的数字化管理,从而保障交易安全及法律效力。
在供应链金融、资产抵押及跨机构交易中,利用NFR实现每笔资产交易的不可篡改记录,有助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贷款发放和资产监控,符合监管部门对交易透明性与资金安全的要求。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发展,NFR可用于构建用户数字身份和虚拟资产确权体系,使虚拟资产在与实体经济结合过程中具备法律效力,助力构建合规的数字生态系统。
非同质化权益(NFR)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合规创新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区块链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方面的技术优势,又通过剥离代币属性和引入实名制、第三方认证等合规机制,成功构建了一套适应中国法律监管要求的数字资产确权、转移与交易体系。无论是在数字艺术品、版权保护、实体资产数字化管理、金融资产监管,还是元宇宙建设等领域,NFR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未来,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的基础上,NFR有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出更加安全、透明、合规的数字经济新生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