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数据价值不断提升,数据逐步成为企业内最重要的数字资产,存储系统就成为整个信息系统的重中之重。
如何保证数据安全,首先从宏观来看,数据的安全存储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则,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大原则。具体来讲,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的数据安全案例,可以总结出,为保证数据安全在产品设计上可以从:硬件架构安全性设计、数据的存储和调用提供安全性保障、增强系统软件安全、加强系统管理的安全性设计四个角度入手。
对此,浪潮在分布式存储开发设计中,遵从三大安全原则,结合特定的存储系统架构,综合考虑IO机制和安全策略,推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级分布式存储平台AS13000G5,实现数据安全、系统安全、通信安全和应用安全。并从四大安全性设计入手,保障用户数据信息的完整、不受损坏、不被窃取以及安全管理,在保障存储系统可靠性、可用性的基础上实现存储系统的极致安全。
数据的安全要看你如何来定义。是数据保存层面的安全?还是数据不被窃取的安全防护?
数据保存层面的安全,我建议是多处备份的处理方式。比如,买一个NAS,建立RAID 1或RAID 5的存储模式,将重要数据放入其中,就算是其中某个硬盘损坏,仍然能恢复数据。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将数据同步在云存储上,比如百度网盘、iCloud什么的,网上和线下都有备份,这样就不会担心PC出问题,丢失数据。
而在数据不被窃取的安全防护方面,云存储的安全只能寄希望于服务商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其实是无法做到100%安全的,敏感数据不建议放公有云的云端。最好的办法还是购买NAS存放在自己家中,设立好足够安全的密码防护,不要泄露密码。如果要百分之百安全,数据放入之后把网线也拔了,不连入互联网,黑客也没法入侵你的NAS。
大数据时代,其实没有绝对的数据安全。对于企业而言,把数据放置于云端,例如阿里云,是比较好的选择,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情;有的企业把数据存储于自己的机房,只是为求心安的一种表现;自己加的防火墙也好或是其它安全设备,其实这些设备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能对数据安全达到什么样的防护级别,可能企业自身都不清楚;还有在数据共享上的问题,现在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是不能把数据“锁”起来的。
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数据越来越多,NAS网络存储作为大数据时代的存储方式,越来越被人接受和认可,而且也不用担心它的安全性,NAS就是私有网盘,数据存储到使用都是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