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5.2 中推出了「遗产联系人」功能,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和它有关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占据越来越多的生活,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这些信息也越来越多。但在人死后,这些内容往往并不被我们重视,也很少有途径便利的继承这些遗产,这才使得数字遗产这一话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003,联合国通过的《保存数字遗产宪章》指出:数字遗产是人类新出现的知识表达存储方式,个人在网络上的信息都是数字遗产。
2005年,经过法院的协调,雅虎向一位已故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亲属提供了他的电子邮箱,而雅虎在当时的政策是不向帐户持有人以外的任何人提供电子邮件密码。
直到 2015 年,美国的统一法律委员会才颁布了修订后的《统一信托获取数字资产法》,为数字资产管理者提供法律框架,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安全披露数字资产。
像 Google、YouTube、Dropbox,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获取到数字遗产。2013年4月,谷歌开始允许谷歌服务的用户通过一定的流程,将不活跃帐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转让给指定用户。
也有一些公司允许用户设置「遗产联系人」,以便他们在死后管理账户、停用账户,例如Facebook 在 2015年2月起,允许用户指定朋友或家人为「遗产联系人」。
这次苹果在 iOS 15.2 中加入的「遗产联系人」功能更类似于上面的第一种:可以通过设置遗产联系人,使用特定的密钥,在使用者去世后下载账户中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照片、信息、备忘文件以及设备被封等等,但不包含某某信息,例如购买的影片、音乐和订阅,以及钥匙串中储存的数据等等。
如果你想使用这项功能,可以在 设置Apple ID(顶部头像和ID框)密码与安全性遗产联系人 中添加遗产联系人,对方甚至不需要有 Apple ID 或 Apple 设备。
如果不幸离世,你设置的遗产联系人,可以向 Apple 提供「您选择对方作为您的遗产联系人时生成的访问密钥」和「死亡证明」以提出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1.在 设置Apple ID密码与安全性遗产联系人 中,轻点已故者的姓名。
2.选择「请求访问权限」,使用 Apple ID 登录或提供所需的联系人信息。
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部分企业对于数字遗产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像 QQ、微信,账号所有权是腾讯,使用权仅为最初的申请者,同时他们禁止将账号赠与、转让和借用等。
微博在2020年9月发布了「关注保护『逝者账号』的公告」:在确认逝者账号后,可以设置账号不能登陆、发布、删除以及更改状态。
2020年12月,B站开始设立「纪念账号」:在获得直系亲属确认和同意后,可以将账号列为「纪念账号」并加以保护,以达到纪念他们的目的。
在我国法律中,《民法典》继承编中虽然未明确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但将遗产范围界定为「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这就说明,账号、数字货币在内的数字遗产包括在了遗产之中。
虽然大家都开玩笑数字遗产会在自己离开后造成第二次死亡 —— 社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我们面对的、使用的、留下的数字信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更多。
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处理好我们的数字遗产,一定是法律、数字资产管理者和你我都要关注的事情。